
公元951年,中原大地上演了一场权力更迭的大戏。这一年,手握重兵的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澶州(今河南濮阳)发动兵变,率领大军攻入都城开封。后汉隐帝刘承祐在这场政变中丧命,立国仅四年的后汉王朝就此覆灭。
为安抚人心,郭威假意拥立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。这位刘赟身份特殊——他本是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嫡长子,后被过继给伯父、后汉高祖刘知远为嗣子。当刘赟从徐州赶往开封途中,郭威却突然翻脸将其杀害,随后自立为帝,建立后周政权,史称后周太祖。
消息传到晋阳(今太原),刘崇悲愤交加。这位坐镇河东的节度使原本保持中立,听闻爱子遇害后立即在晋阳称帝,国号仍沿用汉,史称北汉。翻开山西地形图,这个割据政权控制着中部核心地带——北起雁门关,南至霍邑,恰好是山西的腰腹部位。自后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,太原一带就成了中原王朝的北方门户。
展开剩余69%这个蜗居山西的小朝廷仅有区区三万人马,辖下百姓不足五十万。面对强大的后周,北汉连自保都力不从心,只能向辽国求援。宰相郑珙带着厚礼面见辽世宗,在国书中以侄皇帝自称,承诺每年进贡十万贯岁币。恰逢辽国宫廷变故,新即位的辽穆宗倒是爽快地派出五万铁骑助阵。可惜联军在晋州战役中损兵折将,最终铩羽而归。
公元954年,后周新君柴荣登基,北汉联合辽军再度南下。这场著名的高平之战成就了两位传奇人物:柴荣亲临战阵大破联军,而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赵匡胤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。北汉军几乎全军覆没,刘崇仅带百余骑逃回晋阳,不久便郁郁而终。其子刘承钧继位后,继续在夹缝中求生存——时而趁后周南征时偷袭,时而向辽国乞粮度日。
历史车轮转到960年,陈桥兵变改写了格局。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,这个新兴王朝比后周更具威胁。在统一南方的过程中,北宋对北汉实施掏空战术:李继勋等将领连年北上,既掠夺物资又招降纳叛。到刘承钧去世时,北汉已是风雨飘摇。
继位的养子刘继元更加疯狂,为巩固权位竟将宗室屠戮殆尽。这个被辽景宗册封为英武帝的统治者,最终在979年面对宋太宗赵光义的大军时选择开城投降。至此,这个在五代乱世中顽强存活28年的割据政权落下帷幕。
回望北汉兴亡,其 longevity 堪称奇迹:它比五代任何正统王朝都长寿,靠的是山西表里山河之险、辽国若即若离的支援,以及中原政权更迭带来的喘息之机。当北宋完成南方统一全力北顾时,这个最后的割据政权终究难逃历史洪流的冲刷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